中國教育報: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本質和邏輯關系
偉大建黨精神立足歷史、聚焦當下、面向未來,貫通理論主張與實踐指向,體現了共產黨人目標方向、價值追求、實現路徑、立場要求的辯證統一,深刻回答了“如何以精神主動推動歷史主動”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把握、準確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在本質和邏輯關系,對揭示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密碼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從內在邏輯看,偉大建黨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構成一個相互作用、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一個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樣達到這個目的的政黨,一個真正想達到這個目的并且具有達到這個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頑強精神的政黨,將是不可戰勝的。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無產階級政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為實現目標所追求的方向,以“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和“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為實現目標所采取的行動,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為實現目標所具備的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主題和牽引,表達了共產黨人的政治認知、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并形塑為政治觀念、組織作風、道德標準、行為模式。
從外在理路看,偉大建黨精神以中國人民的偉大民族精神為生發土壤,體現了“知行意情”的辯證統一。人的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性的特點,是遵循一定思想觀念、指向一定目標方向的主體活動。這種以“知”為基礎的實踐活動就是“行”,沒有具體行為的認知和觀念只能是紙上談兵,最終淪為空談。以行踐知,必然會面臨各種矛盾、風險和挑戰,這就要求有“意”,即具備強大的意志品質。沒有對所進行事業、所代表群體發自內心的“情”,即情感認同和真摯熱愛,同樣難以實現最終目標。偉大建黨精神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內涵分別對應“知行意情”,并且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從實踐指向看,偉大建黨精神以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為賡續發展,凝聚在新時代“四個偉大”的當代實踐。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展開了一系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鑄就了一個又一個光芒四射的精神豐碑,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并不斷再塑升華著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價值。
這一系列偉大精神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求真精神、追夢精神和堅定信念,賦予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新的時代內涵;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踐行精神、首創精神和根本宗旨,賦予偉大建黨精神“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新的時代內涵;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犧牲精神、斗爭精神和革命意志,賦予偉大建黨精神“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新的時代內涵;集中體現了共產黨人忠誠意識、人民情懷和奉獻精神,賦予偉大建黨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新的時代內涵。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既是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源頭活水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充分涌流,也是革命精神這一生發土壤不斷深耕發育的累累碩果,已經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成為當代中國人增強志氣、骨氣、底氣的力量源泉,為新時代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
新時代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做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要不斷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夢想推向前進,通過筑牢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來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做到“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要不斷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以趕考的清醒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不斷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輝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做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要不斷將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向前進,保持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初衷不改、本色不變,深刻把握斗爭形勢、不斷增強斗爭意志、牢牢掌握斗爭本領,團結帶領人民同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進行堅決斗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做到“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要不斷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堅決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領導核心。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24/content_611368.htm?div=-1